产业链阴谋与二元经济的成形
产业链阴谋下的中国企业的本质就是在夹缝中苦苦挣扎。但是另外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却极快,每一年以10%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长,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因为我国这十余年来的经济发展的思维就是扭曲畸形的。也就是说地方政府以推动GDP的方式(也就是我所批评的以GDP为纲的理念)拉动了中国经济增长。我以GDP的组成为例,欧美日本的GDP当中70%是消费,也就是社会需要什么物品,就生产什么物品,因此是正常的经济成长。我国GDP当中消费只有35%,是欧美日本的一半,这种消费不足的现象主要还是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所导致,老百姓必须存钱上学,住房和看病,因此不敢消费。那么我国GDP其余部分是怎么构成的呢---------也就是超过一半的GDP都是固定资产投资,而欧美日本的固定资产投资只有我们的一半。什么是固定资产投资?也就是读者到处可以看到的高架,桥梁,地铁,地产等等。这些过度的投资带动了经济的成长。所以我国经济就是一个畸形扭曲的“二元经济”,一方面是由于产业链定位错误苦苦挣扎的制造业,另外一方面是极其火爆以拉动GDP为主导的建设工程包括了钢铁,水泥,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大型国企,替他们融资的银行等等。前者占了经济总量的七成,而后者占了三成。这种二元经济就是中国的特色,但是最近几年由于政府政策的错误,使得二元经济现象更加严峻。
第一个错误就是以拉动GDP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政策,无疑的造成投资过多,而消费过少的局面-----------我们工厂生产出这么多的产品由于国内消费不足,只有出口卖给外国人消费,因而必定造成所谓“出口创汇”的现实情况,我国出口减掉进口的贸易顺差几乎是日本的两倍,而达到9%的高水平,因此外汇迅速积累。截至2008年七月为止,我国外汇存底已高达1.8万亿。这么多的外汇给了欧美各国极好的借口压迫人民币升值,而人民币的不断升值使得二元经济当中产业链定位错误的制造业更加雪上加霜,使得制造业部门变冷,而火爆的建设部门相对的持续发热。
第二个错误就是劳动合同法的不当推出,这里我要做一个表态,劳动合同法本身它的意义是重大的,我相信全国老百姓包括企业家以及劳动者,对于劳动合同法的本质意义都会赞同。问题是这么重大的法案,竟然没有经过反复的讨论论证,更严重的是,没有经过任何的试点就全面的推出。仓促推动之下,进一步打击了过冷部门制造业的投资营商环境,而使得过冷部门更冷,而过热部门相对持续发热。
第三个错误就是宏观调控的错误,------------政府看到了股市和地产的过热就持续加强了宏观调控的力度。具体举例而言,2007年年初到年中阶段,深圳的房地产市场非常的火爆,那时候媒体都报道说,老百姓对我们经济发展更有信心了,深圳地区经济发展更成功了,所以深圳房地产才会火爆。大家还记得我当时的解读吗?我说内地专家学者的这种看法错了,本质上,深圳地区房地产之所以火爆是因为深圳的经济发展更衰退了!实际上,是因为企业家更不想继续经营实业了,因此那些本应该投资在企业的钱,他们决定不投资了,而拿出来炒楼,所以,换言之,房价上涨的原因是经济更坏了,而不是更好了!这甚至可以解释成“回光返照”的现象。我这个看法当时有很多人反对,当然也有不少人甚至完全没有听懂!而到2008年一月份和第一季度公布的统计数据完全证明了我们的观点:深圳地区倒闭的企业几乎居名列前茅。
同样,2008年的上半年,我分析认为深圳市中心楼盘价格依然坚挺,而附近中低价房会跌价。因为这些企业或企业家把本应继续投资实业的资金转作投资,用来买高价房,从而全面拉动中低盘房价,形成泡沫现象,再因为宏调和消费力不足的造成中低价楼盘全面跌价。那么高价楼盘还会坚挺多久呢?他就要看企业家资金的动向,而不是看经济的动向。只要企业家抽出资金就会给高价楼盘带来降价压力。
那么整个中国经济究竟有多复杂呢?我们可以从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开始:你们认为,今天的中国企业是过热吗?如果中国企业过热,企业家的日子怎么这么难过呢?!如果你现在从事的恰好是制造业的话,那么你此刻所感受到的是不折不扣的萧条而不是过热。如果你因为不切身从事而还没感觉到,那么请你去看看飞跃等出口型企业现在的困境吧! 二元经济和股价的关系-----同样的,我们也可以利用这个二元经济的理念来解释股价的走势。2006年股价上升的原因就是因为上面第二个原因使得资金逆流转到股票市场,而造成股价大涨,根本不是因为中国的经济环境更好了。 2007年5月30日政府调升印花税的举措使得股价大跌,但是从五月底到11月的股价大涨却是由大盘股所拉动。当时的大盘股都是那些股票呢就是地产,钢铁,水泥,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大型国企,替他们融资的银行,当然还有证券公司。请各位读者回忆一下,这些部门是不是就是我前面讲的二元经济中过热的部门呢?换句话说,当时股市所谓的二八或三七现象拉动了股指,其中的二或者三就是二元经济中过热的部门。到了11月我已经开始呼吁股民注意股市可能的向下波动,听了我的话的股民都逃过了一劫。我当时为什么不看好股市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大盘股涨幅太快,一定会回调,而其他股票都是过冷部门的股票,没有涨的可能,因此二元经济中的过热部门股票一定会回调,而过冷部门的股票没有理由涨,其结果就是大盘一直跌到今天。 郎咸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