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国庆签到钻石为: 颗
«12 3 » Pages: ( 3/3 total )
本页主题: 人寿---是谁动了国内投资者的奶酪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xujian73
级别: 下士(第4级)



0
发帖: 83
威望: 84 点
百路币: 17830 BMB
贡献值: 0 点
百路发认购权证: 0 份
会员好评度: 0 个
200好评=1份权证
注册时间:2007-01-12
最后登录:2008-08-11

 

谁动的
Posted: 2007-01-22 21:53 | 20 楼
luanpeng1617
级别: 少尉(第8级)



0
发帖: 598
威望: 599 点
百路币: 18805 BMB
贡献值: 0 点
百路发认购权证: 0 份
会员好评度: 7 个
200好评=1份权证
注册时间:2007-01-05
最后登录:2009-07-22

 

预测股市的仨人神仙、妖怪、吹牛
Posted: 2007-01-22 21:59 | 21 楼
chenpiyan
级别: 少尉(第8级)



0
发帖: 506
威望: 507 点
百路币: 21352 BMB
贡献值: 0 点
百路发认购权证: 0 份
会员好评度: 0 个
200好评=1份权证
注册时间:2007-01-07
最后登录:2007-06-24

 

08 21:22
Posted: 2007-01-22 22:00 | 22 楼
jianglx
级别: 二等兵(第2级)



0
发帖: 17
威望: 18 点
百路币: 17170 BMB
贡献值: 0 点
百路发认购权证: 0 份
会员好评度: 0 个
200好评=1份权证
注册时间:2007-01-18
最后登录:2009-11-19

 

在华夏的网站上看到的,感觉不错,大家读读!
 1、保本
  从400万美元起家到至今已超过百亿美元,一夜间拿走了泰国人1/5的财富;打败了英格兰银行;掀起了东南亚金融危机——被称为“金融大鳄”的乔治·索罗斯1930年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14年后,纳粹入侵了匈牙利。
  作为纳粹占领区的一个犹太人,索罗斯当时只有一个目标:生存。这个目标就成了他日后投资策略的根基。生存就是指保住本金。对索罗斯来说,一笔投资损失,不管是多小的损失,都是退向生活“底线”的一步,是生存威胁。
  同是在1930年,沃伦·巴菲特出生在一个离布达佩斯十万八千里远的一个小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此时正值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巴菲特不到1岁时,他父亲工作的银行倒闭了,他家的所有储蓄都随这家银行一起烟消云散。就像纳粹占领匈牙利影响了年轻的索罗斯一样,早期的艰苦生活似乎也让巴菲特痛恨财富的损失。多年后,他的一句名言广为流传:“投资法则一,尽量避免风险,保住本金;第二,尽量避免风险,保住本金;第三,坚决牢记第一、第二条。”
  大师心里的那本账,其实普通投资者也能算得清楚——如果你损失了投资资本的50%,必须将你的资金翻倍才能回到最初起点。如果你设定年平均投资回报率是12%,要花6年时间才能复原。对年平均回报率为24.7%的巴菲特来说,要花3年零2个月。
  在保本基础上赚钱,而且避免赔钱比赚钱要容易。
  保住资本并不意味着在投资市场上畏手畏脚,而应该积极展开管理风险。作为一位市场生存大师,索罗斯的父亲教给他三条直到今天还在指引他的生存法则:“冒险不算什么;在冒险的时候,不要拿全部家当下注;做好及时撤退的准备。”
  1987年,索罗斯判断日本股市即将崩溃,于是用量子基金在东京做空,在纽约买入标准普尔期指和约,准备大赚。但在当年10月19日的“黑色星期一”,道指创纪录下跌了22.6%,日本政府也支撑住了东京市场。索罗斯遭遇两线溃败时没有犹豫,他严格遵循自己的第三条风险管理法则,全线撤退,他以低于自己报价10%的价格卖出了所有期指合约,赔光了全年利润,但保住了本。他比别人更清楚:本是底线,保住本就有可能再赢。

  2、止损
  如果你没有事先确定的退出策略,一切都可能化为乌有。
  投资大师不会在不知道何时退出的情况下就投资。退出策略因人而异,与每人的方法和系统(包括风险承受的能力)有关。但不管方法如何,在投资时就应该知道什么情况会导致赢利或亏损。凭借这投资标准,就能知道应该在什么时候兑现这些利润或接受这些损失。
  从事投资必须承认中间有可能出错,这不可避免,止损离场可避免小错成大错,免得泥足深陷。投资过程中有的意外足以致命,如果能小心利用止损点,就可化险为夷。
  不仅要止损,同时要止盈。止损可以是动态的,譬如,伴随股票或基金价走高,止损的价格可以提高到某均线或某价位之上,价格一旦调整,立刻出局。止盈则可按赢利达到一定目标出局设定,如果仓位重,则可把止盈价格设立多重,抵达某个目标则卖出部分,同时结合止损提高,则可保证安全。
  但一般投资者在入市前都没有设立这样一个系统,所以无从判断什么时候该卖掉赔钱的股票或基金,赚钱的股票或基金又该持有多久。利润和损失就都会让这样的投资者感到紧张。当一笔投资小有盈利时候,他担心这些利润会化为泡影;为消除压力而出手。而面对损失时,他可能会告诉自己那只是纸面损失——他希望那只是“暂时”调整,价格很快就会反弹。如果损失越来越大,他可能对自己说,只要价格反弹到他的买价就抛出。而价格继续下跌,对持续下跌的恐惧最终取代了对价格反弹的期望,他会全部抛出——往往这个时候是价格最低点附近。
  这与索罗斯的成功秘诀“保住资本和本垒打”正好相反。
  普通投资者对止损的运用通常会有以下三类毛病:第一,自以为常胜将军,不屑设止损点;第二,心中有止损点,手中却无止损盘;第三,随意用一个金额作为止损点。
  大师的出色业绩和一般散户惨痛的教训都证明,有几点值得每个投资者严格遵守:其一,必须在入市前设定止损点,之后才可安心视察市势发展。其二,设定止损点后,千万不可随意取消,或在失利情况下将止损点退后。其三,将止损点远离一些重要价位,避免被一网打尽。最后,入市方向正确时,可以将原定的止损价位,跟随市势的发展逐步调整,保证既得利益的同时尽量赚取更多利润。这时候,经调整的止损点可称为止盈点,可以将止盈点逐步降低,保证既得利润和尽量多赚。

  3、不预测
  每逢牛市,在电视电台的证券频道节目上,在报刊的证券版面上,每天都会看到众多专家在内的无数投资人在想方设法预测股市下个交易日、下周、下月、下季、下年的走势。全球最伟大的投资人巴菲特和最成功的基金经理彼得·林奇却说:永远无法预测股市,永远不要预测股市。
  巴菲特说:“我从来没有见过能够预测市场走势的人。”他在自己公司的股东大会上说:“对于未来一年后的股市走势、利率以及经济动态,我们不做任何预测。我们过去不会、现在不会、将来也不会预测。”在他看来,投资者经历的就是两种情况:上涨或下跌。关键是你必须要利用市场,而不是被市场所利用,千万不要让市场误导你采取错误的行动。
  事实上,如果那些活跃的股市和经济预测专家能够连续两次预测成功的话,他们早就成了百万富翁,越是活跃就越说明他们还是在靠预测为生。每次预测的结果总是表明:事前,预测总是很模糊;事后,很多预测专家跳出来宣布他们早已预测市场会如何如何。
  马克·泰尔曾经是“要想赚大钱,必须先预测市场的下一步动向”信念的虔诚实践者,但他最终发现,在他结识的几十位市场“权威”中,在市场预测上比自己高明的一个也没有。而他见过的基金经理中也没有一个擅长市场预测,而且他们几乎全都不能稳定地为他们的投资者盈利。除非他们利用预测别有用心要利用你的趋势。
  国外如此,国内同样如此。在此轮牛市前,沪深股市持续5年的下跌,有哪个基金经理或分析师事前成功预测?无论是曾经经历的大熊市,还是此轮暴涨,实际上,并没有哪个基金经理事前成功预测到了涨跌的具体点数和准确时间,也没有哪个基金经理可以成功靠波段操作获利。
  如果一定要寻找规律,彼得·林奇的“鸡尾酒会”理论妙趣横生,这理论是多年来林奇在家里举办鸡尾酒会,听离他最近的10个人谈论股票时总结出来的。
  “在市场经过一段时间下跌之后,没有人期盼它能再次上涨时,人们都不谈论股市了。如果这时有人过来问我将怎样谋生,我会回答‘试试买点基金’。他们听完后会很有礼貌地点点头就走了。即使不走,他们也会很快把话题转到即将进行的大选,或者天气情况之类,很快他们就会同旁边的一位牙医谈起有关治疗牙斑问题。”
  当10个人宁愿与牙医谈论有关治疗牙斑的问题,而不愿意与一位基金经理谈论股市的时候,在林奇看来,股市极有可能出现转机了。
  当股市已经开始反弹上涨15%的时候,几乎没有人注意。林奇依然会告诉大家去买点基金,但新到的客人只会在去和牙医谈话之前,在林奇的身边多逗留一点时间,只是为了和他谈论一下股市有多大风险。这时人们谈得更多的依然是治疗牙斑而不是股市。
  “到了第三个阶段,股市已经上升了30%,一大群兴致勃勃的人整晚都围在我身边,而忽视了牙医的存在。许多热情的客人把我叫到一边问我该买哪只股票,甚至牙医也这样问我。酒会上的每个人都把钱投在了某一只股票上,并且他们都在谈论股市的走势。”
  “第四个阶段,所有客人都簇拥在我周围,但这一次是他们都来告诉我应该买哪只股票,甚至是牙医也会给我推荐三五只股票。当然这些股票仍在上涨。但当邻居们都来告诉我应该买哪只股票并希望我听从他们意见的时候,征兆已经很明确——股市已经达到高点并且是到了该下跌的时候了。”林奇说。
  当然,“鸡尾酒会”理论也并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只是在大牛市氛围中,每个投资者会因为朋友、家人及同事的影响而尝试预测市场。别人的成功投资故事会让自己更相信我也能成功,但是别人可能只会谈论自己的成功,却闭口不谈自己的失败。而当前的成功可能导致人们因自负而承担更多的风险。历史上的幸运、当前的冒险结合起来,就会诱使投资者犯大错误。
  基金经理这样的专业投资者也是如此,基金经理如果认为自己对市场波动有敏锐的嗅觉,适当选时进行波段操作,无疑将会提高收益并降低风险。但如果基金经理完全依靠选时获利,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股市波动根本不能准确预测,选时操作不但很难获利,而且可能早晚会让你赔掉老本。

  4、不盲从
  巴菲特的良师益友,被称为“华尔街教父”的本杰明·格雷厄姆曾讲过一个寓言,来描述投资者因股市巨大影响力而产生的盲目性——一个勘探石油的人死后要进天堂,圣·彼得在天堂门口拦住他:“你虽然有资格进入天堂,但留给石油业者居住的地方已经爆满了,我无法把你安插进去。”这一位听完,想了一下提出一个请求:进去跟那些住在天堂里的石油业者说一句话。圣·彼得觉得这没什么,就答应了。于是他对着天堂里大喊一声:“地狱里发现石油了!”话音刚落,天堂大门顿开,里面所有人都疯狂冲向了地狱。圣·彼得吃惊之余请这一位进天堂,但他迟疑了一会儿说:“不,我想我还是跟那些人一起到地狱去吧,传言说不定是真的呢!”
  格雷厄姆通过这则寓言告诫投资者切忌盲目跟风。实际上,在大熊市或大牛市中,跟风总是盖过理性思考,这是大多数人最终赚不到钱的铁律。即使是那些受过良好教育并拥有丰富投资经验的专业人士,遇到市场冲动也往往无法做到理性。
  金融学家用羊群效应来描述金融市场中的非理性行为——投资者趋向于忽略自己有价值的私有信息,而跟从市场中大多数人的决策。具体表现为在某个时期,大量投资者采取相同的投资策略或者对于特定的资产产生相同的偏好。
  巴菲特则用旅鼠的成群自杀来比喻投资者的盲目随大流。旅鼠常年居住北极,繁殖能力很强,理论上一只母鼠一年可生成千上万只后代。在平常年份,旅鼠只进行少量繁殖,但到了丰年,它们就会大量繁殖,使种群数量急剧增加。一旦达到一定密度,比如一公顷内有几百只之后,就会发生奇怪的现象:这时所有旅鼠都变得焦躁不安,开始四处乱窜,并且停止进食。更加不可思议的是,旅鼠会显出强烈的迁徙意识,纷纷聚在一起,仿佛一声令下开始沿着一定的方向进发,星夜兼程,一路狂奔冲向大海。
  巴菲特指出投资中的旅鼠行为就是“无意识的模仿同类的行为倾向,无论这样的模仿是多么的愚蠢”。美国的一位基金经理曾在《华尔街日报》上撰文:“机构投资者是群居的动物,我们观察相同的指标,聆听相同的预测,像旅鼠一样,我们往往在同一时间向相同的方向迁徙,这种行为加剧了价格的波动。”
  事实上,基金选择和动物的选择并无二致。在寒冷的熊市中,持续低迷的行情,基金经理们也会抱团取暖,持有几乎完全相同的防御性股票,希望共同度过寒冬。在刚刚过去的熊市中,我们看到大部分基金都买入大致相同的防御性股票,而符合这些基金选择标准的防御性股票又相当有限,因此每只基金都持股有限,加上防御性股票本身的特点,于是在那一轮熊市,相当数量的基金跌破净值并曾长期在净值之下徘徊。
  但羊群效应不仅出现在股市低迷期,上涨阶段,基金经理同样会盯牢一些大致相同的股票,抱团取利。尽管由于股市整体上涨,基金经理抱团同样可以盈利,但其业绩总体仍会输于大盘。实际上,与普通投资者相同,孤独同样也会让基金经理感到不安。投资那些不被市场普遍看好的,甚至受到其他同行排斥的股票,而投资成败关系到基金以及基金经理本人的事业生死存亡时,更会让基金经理感到不安。而投资与同行们类似的股票,即使业绩不佳也情有可原,反正大家都是这样。当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像旅鼠一样盲目地跟随市场追涨杀跌时,他们忘记了自己和前辈们为这个市场所付出的“血淋淋的代价”。
  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基金经理彼得·林奇说:“如果有我不愿买的股票,那它一定是最热门行业中最热门的股票。”
  所以,不管现在基金板块红得多么耀眼,不要指望你的基金能跑赢大市;如果你真希望通过持有基金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认真去挑选基金经理,而不要只看这只基金今天涨了多少。

  5、不熟不做
  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有一片自己的领地。就像如果你网球打得很好,那么你的握拍、挥拍、发球和回球等动作的方式已经成了一整套习惯,而当你改去打羽毛球时候,会发现打网球养成的习惯几乎全都会成为你的障碍。而如果想在这种表面类似网球的运动中有良好表现,则必须放弃在网球运动中形成的良好习惯,去养成一套新习惯。
  实际上,投资也如此。每一个成功的投资者都有他自己的领地,越成功越专业。就像沃伦·巴菲特是“股神”,而乔治·索罗斯掌控对冲基金,彼得·林奇是王牌基金经理,吉姆·罗杰斯则在大宗商品市场上成绩斐然。
  这些成功投资者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一小部分投资对象中,这划定了他们自己的能力范围,只要不超出这个范围,就拥有了一种能让他的表现超出市场总体表现的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就是衡量一笔投资是否有理想的平均利润期望的能力,而只要他将注意力转到了其他类型的投资上,他的“衡量工具”就会失效。
  正如巴菲特所说:“对大多数投资者来说,重要的不是他们知道多少,而是他们能在多大程度上认识到自己不懂什么。”
  没有明确投资理念的投资者,常常做出有违自我判断的投资决策,特别是在股市繁荣的狂躁期中,人们更喜欢这山望着那山高,看到其他人似乎都在轻松赚钱而自己却没有如此好运,开始自我怀疑并追逐幻想,从而贬低自己的知识和专业技能。
  在股指上扬、基金飘红时,很多人都会认为投资股市比做其他生意容易多了,只要看看盘,在电脑上按几下,或通过电话委托几个号码,就能在几秒钟内完成交易。但在股市上,把辛辛苦苦做了几年生意挣到的钱全赔进去的故事,并不鲜见。
  对这种想走捷径迅速通过股市致富,却根本不愿花时间做研究分析的人。林奇曾感叹:“难怪人们在房地产市场上赚钱而在股票市场上赔钱。他们选择房子时往往要用几个月的时间,而选择股票只用几分钟。事实上,他们在买微波炉时花的时间也比选择股票时多。”
  由于某些具体原因,分析股票或基金对于一般投资者太过深奥和复杂,普通投资者因此更容易因一时念头而将所有积蓄投入某一只股票或基金。一对夫妇可能会花整个周末去查找飞三亚旅游最优惠的机票价格,但当他们购买5000股中国南方航空公司的股票时,可能连10分钟都不愿花在研究该公司的基本业绩上。
  如果你只是偶尔打打网球,输赢都无所谓。同理,如果你只是偶尔炒炒股票、买买基金,盈亏无关痛痒。但如果你想通过投资赚钱养家、买房、发财致富,那就必须付出大量精力和时间,在实践中逐步积累更多的知识、能力和技巧。
  投资大师不理会他不了解的投资对象,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的不足,这为他自己划定了清晰的能力范围。他的能力之外的高山,会被他忽略,这是为了相对成功的把握。巴菲特和索罗斯是通过思考以下问题来划定自己的能力范围:其一,我对什么感兴趣?其二,现在我了解什么?其三,我愿意去了解什么,学习什么?
  很多故事都可以证明,缺少专业知识的人们一直是狂躁期中损失最大的群体。他们往往是在好时光几乎就要结束的时候才实在忍不住投入,成为恰好是在泡沫破裂而股市全面崩盘前辛苦买入的那最后一拨人。

  6、迅速决断
  做熟门是为保证自己清醒的决断能力。在炒基金或股票中最怕的是犹疑——如果不能做判断在关键的点位买入或抛出,就不可能获利。
  犹疑是不自信的表现,会扰乱一个投资者的思维——如果下周出现更好的投资机会怎么办?如果我为了买B而卖了A,但结果是A比B好怎么办?如果B的价格在明天或下周下降从而给了我更好的入市时机怎么办?如果我又犯了错怎么办?如果利率突然调整了怎么办?如果市场要崩溃了怎么办?
  这一系列的“如果”经常导致一个投资者的购买量远少于他的意愿。比如说,他本打算购买1万股,并且认为这个数量很合适,当打电话准备下单时候却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或许,”他想,“我应该先买2000股。看看会发生些什么,剩下的以后再买。”但他往往发现再也没有合适的时机买剩下的那些。
  这样的问题不会进入投资大师的大脑。对他来说,所有问题事先已经明确,下单只是一套程序最后的收尾动作,这时候,他甚至可能已经在思考下一个投资机会了。
  也可能投资者行动的限制是因为资金不足。实际上,投资大师也会面临这样的问题,特别是在他职业生涯的早期。但由于他的投资目标是明确的,能判断他的最新投资机会是否优于他已经拥有的一个或更多投资对象。如果他面临资金限制,那么在他采取行动时候,已经决定为这次行动要马上卖掉手头的哪些资产了。
  没有明确投资目标的投资者,往往无法衡量他的投资理念的价值。即使已经对投资对象做了大量研究,在没有投资标准的情况下自己也无法安心。他“检验”自己想法的方法之一是询问朋友或业内人士,用别人的看法充当他所欠缺的投资标准。即使这样,通常在最后下单时候,心中还免不了会嘀咕:“我做的到底对不对?”
  索罗斯能在发现情况1秒钟内,就向他的经纪人下达全部清仓的指令;而巴菲特也能在10秒钟内否定他所听到的大多数投资建议,这都因为他们有非常明确的投资标准,这些标准可以让他以闪电般的速度分清合适和不合适的投资。

  7、大道
  常态下,股票的价格,走的都是螺旋式上升的轨迹,这可以称之为股价运动的大道。技术分析的鼻祖查尔斯·道,生前从未建立什么理论框架,去世后被公认为技术分析奠基人,就在于他发表在《华尔街日报》的一系列研究市场动向的文章中贯穿着股价循环波动的法则。在查尔斯·道和他的公司将指数这一表征市场和测市的方法引入华尔街之前,人们从来也不知道股价的总体波动,更谈不上因大的投资环境变动而买卖股票,交易依据多来自于市场传言和投机冲动。
  因为是零散的文章整理而成,后人从中整理出的规则自然没有很强的系统性。道氏理论主要有6个基本规则:
  1.一切影响价格的因素都反映在平均价格之中。
  2.价格运动可分为三种趋势,趋势定义是,连续出现的波峰和波谷都趋向一个方向,上升的趋势包括连续上升的波峰和波谷,下跌的趋势则由不断创新低位的波峰和波谷构成。
  趋势的分类,按时间长短分为三级,主要趋势短则一年,长则数年;次要趋势持续3个星期到3个月,它是主要趋势的调整;短暂趋势是最低级的趋势运动,是次要趋势中更小级次的波动,持续时间不超过3个星期。
  调整通常可以使价格回到主趋势升降幅度的1/3到2/3,最常见的回撤约为一半。趋势运动的一个贴切比喻是,趋势运动犹如海浪运动,大的趋势是涨潮落潮,即潮汐运动;潮汐之上有波浪,波浪之上又有水纹。完整的海流里总是波波相连大浪套小浪,既向着一个方向流动,也有回流,也有飞溅的泡沫。
  3.主要趋势通常包括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上升能量的积聚阶段,此时,经过了大跌市的痛苦经历,市场气氛惨淡,但此时市场开始反弹,先知先觉的聪明人进场买入,这时坏消息已经为市场所消化,价格到了跌无可跌的境地。但大部分投资者仍未摆脱熊市阴影,不敢轻举妄动。第二个阶段是主升阶段,经济环境转暖的好消息开始传布,更多投资者转入购买方,股票价格迅速上升。第三个阶段,也有人称为“猫狗阶段”,好消息铺天盖地,整个投资界都处于亢奋,言空者屡说屡错,没人相信市场将涨到头。这时,先知先觉的投资人看到了危险的苗头,开始抛售。所谓“猫狗阶段”,形容高潮中市场鸡犬乱飞。
  4.各种指数必须相互确认。
  5.成交量必须与趋势一致。
  6.一个趋势的终结,必须有确凿的反转信号出现才能确立。在这里,道氏与后来凭借计算机进行交易的很多数量投资者不谋而合。趋势一旦确立,就会持续一段时间。当趋势未曾发生反转时,最好的投资策略就是顺势而为。不过,要确定一个即将形成的趋势是大趋势还是小趋势,是回撤后继续以往的走势还是从此一去不回头,需要通盘考虑的因素非常多。有时还是要用到一点模糊判断。
  道氏理论的实用性就在于它明确地告诉你什么样的走势构成一个趋势。也就是说,道氏理论最关键的是趋势的定义。连续的突破上一个波峰波谷的走势构成一个趋势,相反,一旦波峰波谷不能延续上一个波峰波谷的方向,趋势就告结束。凭这一条,投资者就可确立市场的转向点,再决定自己的投资策略。对道氏理论,有一个形象的解释,就比如双方打仗,当一方强大时,战事向着有利于这一方的方向发展,于是形成了一方军队的长驱直入;这就是趋势。但随着时间推移,双方力量此消彼长,形成僵持。股票实际上是多空双方的争斗,力量对比表现在价格上,一方由强变弱,另一方由弱变强的过程就是股价走势头部或底部的形成过程。从防御到相持到反攻,所有战斗都表现在股价波动上,此时,只要有了冲锋的信号,技术上的骑墙派就可跳下墙头,加入得势的一方了。为什么不呢,为什么做死多头或死空头呢,我们的目的只是赚取差价,没有人因为投机者曾经在另一方队伍里就拒绝投诚。在交易行为中,并不存在道德考虑。

  8、玄机
  大道者,道氏理论,把市场描述为波浪运动。但波浪起伏推展,舒缓均匀,曲线光滑,乃理想状态的运动,并且,价格运动并不是总从一个固定的水平出发,经历一轮起伏后再回到出发线上。这显然不能反映经济的发展,使股市经济晴雨表的功能打了折扣。而市场真实波动多带棱角,更多体现了人之为人的贪婪与恐惧。波浪理论把波浪的理想状态进一步具体化,以“5浪上升,3浪调整”的螺旋式上升形态完成对市场走势的“具体而微”解读。正因为具体到价位,具体到价格运行所处的状态,波浪理论带有玄学色彩,运用不好,便是走火入魔。
  说是玄学,的确是玄想的结果。前会计拉尔夫·艾略特大病一场后,躺在病床上开始了他的新职业——琢磨道-琼斯指数。那时他已经快60岁了。1946年,在艾略特去世前一年,离群索居的冥思苦想导致了波浪理论的集大成著作《自然法则——宇宙的秘密》的问世。与道氏理论不同,波浪理论有一套对价格世界既能自圆其说,又有完整解释的逻辑。在艾略特看来,股票指数不过是宇宙玄机于人类的反映,是人群大众固有节奏的一个外化而已。
  波浪理论里,股价运动是由一个个独立的单元构成的,一个单元包括上升状态的5个趋势运动(也就是“浪”),下降状态的3个趋势运动。而大的浪中又含有更低一级的小浪。在艾略特那里,按时间长度,浪大浪小有严格分期。最大级次的浪延展200年,而小级别的浪一天的走势里便会多次出现。尽管上升5浪下跌3浪构成了波浪理论的基本形态单位,但上升与下跌浪却不是对浪最本质的提法,本质的提法应该是进攻浪与调整浪。比如,在一个大级次的波浪单元上,调整3浪是下跌的,它的主攻方向是向下的。这时,只有中间的向上的B浪是起调整作用,其余的A浪和C浪均是5小浪结构的进攻浪。所有的进攻浪都是5浪的内部结构,而所有调整浪都是3浪结构。于是乎,进攻浪和调整浪一起形成一个完备的“螺旋式上升”体系,大浪套小浪,大进攻有大调整,小进攻有小调整,股市在不断调试中前行。
  和道氏理论的趋势形成、趋势加强到趋势的否定相同,波浪也有从试探到狂飙突进到疯狂的过程,比如第3浪,也称主升浪,最具爆炸力的上涨在此发生,走势极为活跃,突破、跳空、成交量剧增,伴以铺天盖地的利好传言。第3浪的上升是最为健康的一浪,充足的进场资金,投资者良好的心态使市场一片沸腾,却无恐惧之心。可到了第5浪,因是市场上升的顶部,常有一种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欢乐气氛,但已有大批3浪中的主力股票滞涨,尽管鸡飞狗跳,但市场总体上升乏力。投资者惧怕风险,却又不忍离场,心态矛盾。又比如,调整浪里的B浪,在艾略特描述中,是“叫人上当的把戏,是多头陷阱,是投机者的天堂,也是小户投资人心态上的放纵。要不就表示僵化、不知变通的自满”,很多人都以为市场又该好转了,但一涨到重要的压力区域,就调转回头。
  每一浪都有形象描述,技术分析者自可对号入座,对未来走势做出预测,更难能可贵的是,波浪有很多可能的比例关系,知道了第一浪的高度,就可推算出第五浪在哪里结束,一个进攻浪完成,可以推算出调整的点位。数浪的妙处就在于对未来的精确预测,但危险也恰恰在此,因为是一个自圆其说的体系,以事后诸葛亮的观点,无论什么样的走势都能数浪,但同样的走势,能数出多种组合,偏偏又都符合波浪规则。甚至波浪大师也告诫追随者,应该不断修正自己的数浪结果,保持开放的心态,接纳所有的可能性。指望如此“万金油”的方法测市,十次对七次,三次数错都可能把利润输个精光。
  爆发式的走势最适合数浪,因为按艾略特天人合一的自然法则,波浪本身就是度量群众情绪的方法。那些有广泛的群众参与的大品种或大市场最适合数浪。波浪理论只针对指数,而非个股,说明它是对大众行为的解释,如果参与的人群不够广泛,市场能够被个人或机构的意志左右,走势就可能不遵守波浪规则。

  9、情绪
  很难解释旅鼠行为,动物学家提出一种假设:环境压力的增加引起旅鼠荷尔蒙的变化,导致行为异常。
  在市场效率一统天下的情况下,经济学家发现很多难以解释的现象。1987年波及全球的股灾就是典型的现象之一,在没有重大不利的消息下,道-琼斯一天内下跌了22%,而这一下跌又如多米诺骨牌迅速传遍全球。在香港,一日内恒生指数竟下跌了33%。不久,股灾以股价的全面回升而告终。迄今为止尚未发现与事件相关的重要信息。
  投资大师彼得·林奇做过统计。上世纪美国股市共发生过53次10%以上的波动,平均每两年一次。25%以上的下跌共15次,六七年一次。看来,人类的行为与旅鼠相近,也是周而复始的。旅鼠冲进大海前,并不是没有先兆,所以,预测暴跌也不是无迹可寻。
  1999年初,德国与意大利的两位经济学家发布了他们的股票市场研究报告,他们利用数学模型对股票市场进行分析后认为,股市波动相当程度上与交易者的行为有关,而非像一些经典的经济学理论所认为的主要是由公司业绩,利率变动等因素决定。也就是说,股市波动有较强的非理性特征。在建立数学模型过程中,两位科学家把投资者划分为两类,一类是投资界的“原教旨主义者”,他们主要根据公司收益利率变化等因素来预测市场走向;另一类是“噪音交易者”,他们不是根据股票的价值,而是视其他交易者如何动作而随大流,“噪音交易者”会在市场中产生一种类似人类群居本能的效应,从而吸引更多的后来者加入。经济学家的研究发现,股市经常会出现的熊市、牛市的大起大落,主要由噪音交易者的行为引起。虽然从长远看,股票市场的稳定力量主要是原教旨主义者,但噪音交易者所占的比例超过一定临界值时,股票市场的波动性明显加剧。
  对于市场的亢奋状态,波浪理论中有着相应的浪型对应,那就是进攻浪的延长,一个5浪结构的进攻浪可能延展到7浪结构,也可能是9浪、11浪,甚至更多,有时候,尤其是上升的第5浪,当投资者经历了长久持续的上升后,上无阻力,下面是均线的顶托,资金源源不断,一个牛市似乎永远会持续下去。此时,正应了投机者“顺势而为”、“有风使尽帆”的信条,不到市场明确给出反转信号绝不下轿。在第5浪里,博傻的理论往往能发挥到极致。博傻的原则就是比谁比谁傻,谁比谁没有理性,再不值的垃圾股也敢买,而且是价格越涨越买。只要不接最后一棒便不是“傻”,而是精明地利用了千载难逢的赚钱良机。
  “我们就跟着他们走,一旦发现一对夫妇变得目光呆滞,准备抓领带的时候,就向紧跟其后的专家发出信号。这位先生就会走过来,然后我们把这对夫妇同人群分开,并对他们展开工作。只需500美元的存款就可以在这个天堂买一块土地。”这是麦当劳创办人雷·克罗克的回忆,他上世纪20年代曾在佛罗里达做房地产经纪人,目睹了上世纪初最出名的一场房地产狂热。当时,房地产商居然能把海底下的土地卖出去


[楼 主] | Posted: 2007-01-22 18:46
Posted: 2007-01-23 07:06 | 23 楼
yuan1111
8颗钻石
级别: 少尉(第8级)



0
发帖: 1790
威望: 645 点
百路币: 20900 BMB
贡献值: 0 点
百路发认购权证: 0 份
会员好评度: 92 个
200好评=1份权证
注册时间:2007-01-12
最后登录:2018-01-29

 

thank you a lot !
Posted: 2007-01-23 17:15 | 24 楼
quansg
级别: 士官长(第7级)



0
发帖: 327
威望: 416 点
百路币: 68340 BMB
贡献值: 0 点
百路发认购权证: 0 份
会员好评度: 13 个
200好评=1份权证
注册时间:2007-01-25
最后登录:2011-05-18

 

werwerw
Posted: 2007-01-27 23:47 | 25 楼
liweisocon
级别: 三等兵(第3级)



0
发帖: 42
威望: 43 点
百路币: 17420 BMB
贡献值: 0 点
百路发认购权证: 0 份
会员好评度: 0 个
200好评=1份权证
注册时间:2007-01-06
最后登录:2007-02-12

 

没人喝彩,没人评论
Posted: 2007-02-12 23:53 | 26 楼
«12 3 » Pages: ( 3/3 total )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百路发股票论坛 » 股票技术交流





Time now is:06-18 06:13, Gzip enabled 没有
广告联系
广告联系:bai68liang@sohu.com